久欣新闻 行业动态

久欣检测助力“2025天府食安益企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座谈会在成都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9/22 17:57:29

912日上午,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郭文萍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会长李军等一行莅临四川久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来访嘉宾在久欣检测运营副总经理王超的详细介绍下,实地参观了久欣检测的实验室,详细了解了检测流程、技术能力、设备配置以及服务企业的实践案例。随后,在交流座谈会上,郭文萍主任就久欣检测的技术服务发展方向与检测能力优化提出了多维度、专业的指导建议。三方还就下午即将召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座谈会的议程细节、标准解读重点及企业关切方向进行了深入沟通,为确保下午会议的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天府食安益企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座谈会在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中国食品安全报四川记者站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主办,四川久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推动腌腊肉制品国家标准的科学制定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

 

多方齐聚,共议传统美食现代化之路01

腌腊肉制品是川味传统美食的重要符号,不仅承载着地方饮食文化记忆,更在全国消费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然而随着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工艺如何适应现代化标准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四川省食品生产经营安全协会李军会长强调,腌腊肉制品必须以食品安全为底线,既要通过标准筑牢安全防线,也要为传统工艺保留创新空间,助力传统食品吸引年轻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次座谈会汇聚监管部门、标准制定机构、行业专家及川内多家代表性腌腊肉制品生产企业,围绕工艺传承规范生产展开务实对话。





标准演进与现状:从通用规范到品类专用02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郭文萍主任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梳理了我国肉制品卫生规范从1990GB12694《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落地,2023GB19303-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升级历程,行业标准体系持续完善,但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国家标准仍未制定完成的现状。该项标准于2022年立项,计划2025年完成征求意见,旨在填补品类空白,兼顾不同地域传统工艺特点。

郭文萍主任特别提到:期待参会代表围绕标准适用性、条款细节提出具体修改建议,让标准更具可操作性,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监管核查的共同依据。

 

 

企业发声:盼标准给传统工艺留空间03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研讨环节中,多家川内生产企业代表结合实操痛点提出建议:对传统腌腊肉生产工艺的车间分区实施差异化管理、明确预处理环境温湿度控制范围、区分传统柴火熏制与现代烟熏液的技术标准等。这些建议聚焦于如何在符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保留腌腊肉的传统风味和工艺特色。

 

监管部门与行业专家:双向赋能,守住安全底线04现场监管部门代表发言

监管部门代表结合日常监管经验强调,需强化原材料质量把控、规范烟熏液生产企业资质、精准界定标准适用范围,以标准为准绳,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行业专家则从技术维度建议,进一步明确腌腊肉制品定义;标准条款内容需与《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及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相衔接;确保描述性用语全文一致,避免歧义;量化要求应有科学依据,并兼顾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成果与展望:数十条建议推动标准优化05

本次会议共收集到涉及指标量化、工艺验证、检测方法等多方面的数十条意见建议,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扎实的实践依据。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郭文萍主任在总结时高度评价会议成果,她指出,此次会议搭建了监管部门、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直接沟通的高效平台,让标准制定团队能够面对面倾听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真实诉求,这对于提升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她同时表示,将认真研究此次会议收集的意见建议,充分吸纳行业智慧,推动腌腊肉制品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

作为本次座谈会的承办方,四川久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自身在食品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搭建多方沟通平台,切实推动了标准制定与产业实践的有效对接。未来,久欣检测将持续跟进该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进程,依托自身技术能力,为企业提供标准宣贯、工艺合规性诊断、专项检测方案定制等一站式服务,助力腌腊肉制品行业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传统工艺的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